企業的管理如何 就看企業的廁所——記偉志模板董事長來保軍
企業界的人說:看一個企業的管理如何,就看企業的廁所。這話頗有道理。
1999年8月,我在參加中國現代企業管理研討會期間,參觀了海爾公司。參觀者用的最多的詞莫過于“不簡單”“不容易”。確實,“海爾”給人最深刻的感覺是能夠把容易的事認真做好。
我們以清理廁所作為提高現場管理水平的一個推動力。組織有關管理人員用不銹鋼絲清洗廁所多年的污垢,重新進行改造整理,并建立了值勤、巡檢、督查三級管理制度。有的員工認為這是小“廁”大做,既“形式”又浪費。雖說這些言辭并不激烈,卻反映了我們的觀念問題、認識問題。如何讓員工形成小“廁”大做的管理共識,而不是被動地湊合,表里不一地執行?
我們運用體驗管理方式,在改造整理后的廁所開了個5分鐘的現場故事會,講述了一個小故事:中日甲午海戰前,日本間諜化裝到中國軍艦上偵察。當時中國的軍艦無論在噸位、火力、數量上都勝過日本,國人一片陶醉,認為中日海戰中國必勝無疑。然而那個日本間諜看到中國軍艦的炮塔上居然橫七豎八晾著短褲、襪子,就把這些細節寫在情報中,并由此得出結論:這是一支紀律松懈、管理混亂的軍隊,不會有強大的戰斗力。果然,海戰中中方幾乎全軍覆沒。這個故事打開了員工心靈的窗戶,找到了成功的支點。一位說過風涼話的員工深情地說:“在這樣特殊的環境中講這個故事,我們服氣、服輸。”
企業沒有嚴格的管理是不行的,紀律、制度可以制約員工的行為,但體驗管理的滲透力能讓員工在沒有監督、制約的情況下,自覺地按照規范去做。如果就事論事,你講一萬遍大道理,員工就是耳朵都聽出老繭來,也并不一定奏效,而5分鐘現場故事會,能使員工為之感動、為之震撼。
像這種小“廁”大做的廁所里的現場故事會,從形式上看只是平凡的小動作,并無驚人之處,但實質是穿透內里,從被動的規定變成主動的要求,從一個普通的廁所推進到全公司的各個角落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