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1設計依據
首先,我們根據混凝土灌注時的模板的受力情況,計算出模板所受的壓力,將它作為以后的模板設計依據。
1.2設計步驟
墩柱鋼模板設計應遵循如下步驟:
1)繪制總裝圖、細部構造圖;
2)在計算負載作用下驗算強度剛度穩定性;
3)制定模板的安裝、使用、拆卸及保養等技術措施和注意事項;
4)編制模板材料數量表
5)編制模板設計說明書
1.3.1 合理性
要考慮用戶在實際使用中的澆注工藝,是否適用和能否達到質量要求,重點注意如下:
2) 拼縫盡量減少,如φ2.5m以下的圓柱,可設計為兩個半圓模拼接,高度方向1.5~4m為一節;拼縫要小,一般≤0.5mm;兩塊模板拼接處的高低差≤0.3mm;
3) 為防止滲漿,兩模板拼接的連接部位應設計成陰陽搭接形式;
4) 模板拼裝采用螺栓連接時, 要求連接孔的重合率為100%,并且在可能的情況下最好設計成長孔,以方便調整。
5) 設計曲面模時,為便于加工, 其面板采用較薄的2.5mm 厚鋼板,其剛度、強度的不足,通過將縱橫筋增厚加密實現。
1.3.2 經濟性
指同樣構件的墩柱模板的生產成本,應考慮到:
2) 選材時,要根據市場供應鋼材的實際規格,確定最優的配模方案,當配模方案確定后應考慮最優下料方案,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鋼材利用率。
1.3.3 實用性
設計時,還要考慮到便于運輸和拆裝方便、工地作業環境、施工條件(如吊裝起重設備等) 諸因素,最大限度的為用戶著想,方便使用。
1.3.4 可行性
這里專指設備加工能力的可行性。設計中不僅要考慮現有設備的種類(即加工方法),還要考慮所能達到的加工規格及加工精度。
1.3.5 標準化